一篇全!不同线路究竟都需要哪些装备? 天天热文

2023-02-27 11:05:57 徒步中国
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

想要在户外玩得开,

必要的装备总是少不了。


【资料图】

毕竟,一套靠谱的户外装备,

不仅是行程体验保障,

有时更是性命保障!

图/乌木‍‍

这些坑千万别踩!‍‍‍‍

但“户外”的概念太广,出行的类型不尽相同,

究竟哪些装备最要紧?应该如何选择?对于新手来说,着实是个让人头大的问题。

可能,一不小心就会掉入自己给自己挖的坑里……

新手误区1:胡乱购买&迷信名牌

前者习惯于淘宝上直接搜,看眼缘随心购买——于是,背个五六斤的公园野营自动帐篷就去了户外,带上普通休闲棉睡袋就上了高原的小伙伴总是不在少数……咳,谁还没个刚入门的懵懂时候嘛!

也有些小伙伴总觉得买什么装备都要名牌来当背书,不买对的只买贵的。

当然,真·有钱任性的旁人自然无话可说;若是下着血本投入,却大可不必。

新手误区2:能省则省&什么都买

有些新朋友置办装备时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,以为将就一下就好,却不知户外装备各有各的用处,有时候或许可以“互通有无”,极端情况下却并不能通用。

比如水袋上了高原一则吸水费力,二则若遇恶劣天气,袋中水结了冰可就尴尬了,终究需要一款顺手的保温杯。 反之,若见什么都想买,分不清装备的主次和重要,也甭管产品利用率,那大概离传说中的“户外穷三代”也就不远了。

图/阿乐

‍‍

要考虑哪些因素?‍

都说户外烧钱,装备太贵,其实选对了合适的东西,价格完全在合理范围内。 循序渐进,是一个很重要的购买原则。
如果偏好周末游之类的休闲户外,迪卡侬随便逛逛就ok; 如果挑战长线,尤其是高原路线,自然少不了精心筹备,一些经典户外品牌便需要有所了解——知名户外品牌有些是做全线产品的,比如始祖鸟、猛犸象、巴塔戈尼亚、土拨鼠、北面、山浩等,有的则更专注某一类户外产品,比如LOWA、SCARPA、LA SPORTIVA的鞋,格里高利、花岗岩、Osprey的包,BD、LEKI的登山杖……
实用性,则是理性购买的另一维度。 比如,若所行是成熟的线路比如雨崩,净水器之类的装备便实在鸡肋。使用频率不高的东西,买了也是累赘。 对于不能“有钱任性”的小伙伴来说,性价比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。
一则满足必须要求之上的产品差别,对于无需重装的行程而言,有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重要; 二则选对合适的平台和购买时机,也可以狠狠省下一大笔。

总而言之,装备选购要在必须&实用,质量&价格上找到平衡点。

‍‍

图/来自阿乐‍‍‍

具体需要准备什么?

为了给新手朋友带来切实有价值的参考,结合我个人从户外小白到专业领队的近十年成长之路,在这里为大家分线路类型,详细准备了一份装备清单——究竟哪些装备是必须?各种具体装备的用途和区别是什么?…… 周末单日徒步新手入坑,多从周末单日徒步 开始。当天往返,一般风险可控,装备也就以基础为主。 防晒/保暖四件套:帽子、手套、太阳镜、魔术
夏天或者需要钻林子的线路,遮阳帽自然是必须;用于保暖的抓绒帽在寒冷情况下也尤为重要; 薄手套用于防晒等,活动方便;厚手套防风保暖,两者看情况携带; 太阳镜自不必说,遮阳防晒倒在其次,主要可以保护眼睛; 魔术巾也可以多备两条,防晒、擦汗、摆酷、御寒……随心而用。
衣物:内里速干衣(备一件替换);外层视情况选择皮肤衣、软壳、冲锋衣、羽绒服; 下衣 速干裤,内里视情况增加保暖裤。

速干衣裤——顾名思义,就是特制的干得更快的贴身衣裤,一般采用XXX面料,纯棉则是大忌。户外路上难免出汗或遇雨,路上又不便更衣,衣物一旦有湿且长时间干不了,粘在身上很不舒服倒在其次,恶劣天气下还很容易引起危及性命的失温……

冲锋衣裤——俗称“硬壳”,户外必备战衣。优秀的冲锋衣,般兼具耐磨、防水、防风和透气性能,在长线尤其高原线路中尤为重要,可针对多变的雨雪天气,为身体提供一定的干燥和保暖保障。

抓绒衣裤——多穿在冲锋衣裤里面,主要用于防风、保暖,保暖度一般和重量成正比。抓绒面料是一种柔软、表面带有绒毛的合成纤维布料。防水透气性能佳,方便及时排汗;具有更高的延展性和可塑性,运动时更自在;绒毛能够减小身体周围的空气流动以充分保暖……

软壳衣——相对于冲锋衣(硬壳衣)的衍伸概念,比冲锋衣更加轻量柔软,穿起来更佳灵活;但防水、防风等性能上则不比冲锋衣强劲,不适于恶劣天气。

图/阿乐 鞋子:徒步登山鞋或越野跑鞋。更佳轻便灵巧的越野跑鞋,如今在徒步圈也越来越受欢迎。对于徒步之外的行程、甚至徒步中容易走的路段,带上一双越野跑鞋不失为一种对双脚的暂时解脱。 徒步鞋子按照鞋帮(后跟)高度,可直观地分三大类
低帮鞋——自重轻,相对便宜;但对脚部的支撑和保护力弱,适合背得少、路面较平坦的路线,周边单日休闲游可以考虑; 中帮鞋——鞋帮裹住脚踝,可减少对脚踝的冲击力,适合短途露营,或者负重有限的多天成熟线路。 高帮鞋——对脚踝保护性极强,可提供一定支撑力,不易变形,适合背负较重的露营活动,或是复杂的山路地形,长距离徒步如贡嘎、洛克等线路必备。
ps:无论什么鞋子,都不宜以新鞋直接走长线;过了磨合期的鞋子,会让你省去好多麻烦。 集齐以上衣物基本款,遵循户外“三层穿衣法则”,及时增减,大体可以以不变应万变。

户外着装最广为流传的理论是三层穿衣法,“三层”并非指“三件”衣服,而是用多件衣服构造外层、隔离层和基础层三个层次。通过衣服的分层叠加,确保户外活动的舒适。

分层系统一般仅指上身,但你可以同样运用于腿部。

——来源:雪线之上

图/阿乐‍

支撑装备

登山杖——作为延申的“双腿”,登山杖有多好用就不必说了。尤其上下山时,不仅可以省力,还能提供支撑、保障安全。不过记得买质量靠谱点的,不然走到半山腰就断了可就尴尬了,此外,用登山杖拉人也是大忌。

护膝——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,守护好膝盖,才能走得更长远。虽然有关护膝是否有用颇有些争执,但就我个人而言,确实是挺有用,尤其在下山及负重行进中,可以为膝盖提供更多支撑力,备一双总没有错。

雨衣——进山必备,即便你的冲锋衣防水性能非常卓越,也抵不住雨雪的长时间侵袭。冲锋衣用来抵挡偶尔的风雪还好,恶劣的雨雪天气中就还是要靠雨衣。专业的户外雨衣不仅防风防雨,还有一定保暖作用。请记住,雨衣的作用是雨伞替代不了的,容易撕裂的一次性雨衣更是户外大忌。

头灯——刚入坑户外在杭州周边走单日山路,总是揣个手电筒就出发了,后来有了专业户外头灯这玩意简直激动死了,走夜路解放双手,行走更安全,露营时在营地照明就更是必需品了。记得每次出门前充满电/带好备用电池。

保温水壶——严寒中喝一口热水岂止是一种享受;水袋虽方便,高原严苛环境中却有结冰冻上的风险。

饮用水、中午的路餐等个人食品以及防晒霜、急救包等用品(注意选择小包装,控制重量。这里实名表扬垃圾袋,不仅方便把自己产生的垃圾随身带走,保持山野洁净,还可以在露营夜晚用来包裹鞋子,以免被露水等打湿)。

数码产品相机、手机、电池、充电宝等。

20l~30左右背包,以及背包罩。

图/乌木

周末徒步露营需要徒步深入山野,在外露营一到两晚。除了1中的必须项外,因为需要过夜,自然需要有所增加。 露营“三件套”——帐篷、睡袋、防潮垫。
山野中遭恶劣环境侵袭的概率陡增,一顶 性能可靠的专业帐篷可能直接关乎生命。性能的考核,则要结合地域和时节,以及使用人数、个人喜好及预算等。若是自驾休闲或郊野公园扎营,能防晒防尘防虫等即可,其他功能倒不必苛求。但带去专业户外环境中,建议还是选择一些知名品牌。 睡袋具体挑选时,尤其选择适用于户外严苛环境的睡袋时,建议选择专业户外品牌。否则,万一遇到无良商家,把鹅绒换成鸭绒,甚至鸡毛、胶水绒等,被坑的不仅是钱包,还可能是小命…… 露营三件套中,兼具 保暖、防潮、提高舒适度 等功效的防潮垫,因为价格相对较低,似乎最易被忽略。但其实,其中也大有文章。
图/阿乐 此外,如果露营环境恶劣,救生毯也是谨慎的山友出行必备。它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救生必备品,折叠后只有手掌大小,重几百克。万一发生失温状况或者在夜晚寒冷时,可迅速打开裹在身上,有效降低体温流失。 记得多准备几个防水袋,在背包里把东西分门别类整理好,分别放进不同的防水袋,一则以防打湿,二则方便拿取。至于干爽的备用衣物有多重要,相信出去一次大家就会充分体验到。 行程长了,路餐需要酌情增加,但三餐都吃干粮也不好受,带点便携的食物,早晚餐可以吃点热乎的。 开火烧水做饭的工具“三件套”也是要的——炉头、气罐、锅具,当然也别忘了自己的便携碗筷,减少一次性碗筷使用,是每个热爱山野的人必须有的觉悟。 背包自然也需要扩容,一般40升左右。 当然,装备追求轻量化、气温较高睡袋轻薄的话,我也试过不到30升的背包也能搞定;环境恶劣需要多带些衣物,或者想吃的腐败点的话,50升也是要的。 ‍‍‍‍

图/阿乐‍‍‍

周末休闲露营选择好靠谱的装备,露营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遥远,也并不意味艰苦。 在2的基础上,提升露营体验,也少不了以下几样: 野餐垫; 一双舒适的营地鞋; 头灯、营地灯甚至小彩灯; 户外炉具;若是休闲腐败,还可以带上烧烤架、折叠桌椅等,整一桌户外大餐不成问题…… 无需辛苦跋涉,营地近便成熟,休闲露营体验为主。停车点离营地不远的话,大可以肩扛手提。 衣着自可随意,保持让自己舒服的状态即可。 住的话,除了“露营三件套”,还可以带个天幕,休闲吹风,防雨防晒。 图/卡西‍‍ 吃上也尽可以享受起来,什么水果零食饮料蔬菜肉食,只要你拿得动,大可以肩扛手提带过去,来一场户外盛宴。 涉及到户外用具的,“开火三件套”之外,少不了折叠凳、小方桌、便携户外餐盘、小砧板、刀子、水袋/水箱。 晚饭后得闲,还可以煮水饮茶——茶壶、茶叶、小杯子。 若是营地可以点篝火和整烧烤,那就再惬意不过啦,相应的工具自然也要备上——防火台、炭、便携烧烤架,若是想体验一把bc露营,还可以带上锯子和斧头,体验一把“樵夫”生活。 总之,丰俭由人,背包大小自然也依携带的东西多少而定,一般40~50l左右也差不多了,实在不行,反正走得不多,不打了手提肩扛呗。 ps:强调一下,只要去户外,永远记得急救包、充电宝和头灯!即便是休闲露营。

图/乌木‍

短途轻装徒步如果想去三四天的短途徒步,但又不想这么麻烦,简单,跟着徒步中国就行啦! 一切行程吃住行安排妥当,当然,有些必须装备该带还是要带的,即便是短途——相关线路主要集中在东部轻户外和西部轻户外,徒步距离大多60公里以内,不涉及高海拔,一般无需露营。

图/乌木

与1的单日徒步相比,主要区别在于线路设计时间更长些,所以装备携带上可以参考1中的推荐。针对多日行程可能遇到的天气变化,及早晚温差,建议附加携带以下实用且能提升舒适度的装备: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 ‍ 羽绒衣裤——冬天出行或上高原必备装备。一件优质的羽绒服具有保暖、耐磨、压缩性好、易收纳等优点。 充绒量直接决定其保暖程度;而同样重量的羽绒,蓬松度越高则越保暖。一件轻薄款排骨羽绒服+一件保暖性更佳的厚羽绒,不失为一种应对不同天气的稳妥选择。 排汗袜/防水袜——与衣裤一样,在袜子的选择上,纯棉依然是禁忌。最好选择高筒,羊毛或coolmax材质。如果想要更舒适的体验,普通的排汗运动袜之外,带上两双防水袜一定没错。尤其是在涉水路段和高原行走时,它能更长时间地保持脚步干燥,河水过脚也不再冰冷刺骨,而是消融为一种转瞬即逝的冰凉感觉。 图/乌木 长途轻装徒步相对而言,户外探险部的活动更有挑战,基本行程海拔都在4000以上,对经验和体能都有一定要求,自然,装备上也马虎不得。 甭挂长途短途,出发之前,我们总会给到大家详细的《出行指南》,可每次带队出发前,总有萌新小伙伴对着上的必备装备建议天真地问领队: “羽绒服能不带嘛?” “有水袋能不带保温杯嘛?” “速干裤可以代替冲锋裤嘛?”…… 嗯,既然是“必备项”,这些问题想必大家发问之前心里有了答案,不过抱了一种侥幸心理,以为或许可以“偷工减料”。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没有遭受过“户外的毒打”,不晓得美丽大自然的暴戾一面。装备上,可在2周末徒步露营的基础上,适当增加一些更适合长时间徒步及能提升舒适性的物品: 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 营地鞋——若是长途出行,则还可以备一双软底营地鞋,扎营后脱下笨重的登山鞋,换上营地鞋让脚部放松。根据具体环境,可以是一双轻便的拖鞋/洞洞鞋/户外棉拖鞋,甚至酒店的那种一次性拖鞋也能顶个数。 ‍ 驮包——大背包的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,相比于登山包,它更加便宜耐磨,适合轻装驮运。60L以上大背包或100L以上驮包则自行做好防水处理,交给队伍统一托运至当天营地。行李箱就算了,城市同行还ok,进山托运就很不方便了。 雪套——在雪地、下雨或者泥泞路段很实用,不仅可以防水防刮蹭防止雪灌进鞋子里,还能一定程度上保护裤子鞋子。 ‍ 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如溯溪鞋、洞洞鞋等, 则视线路及个人需要。 图/登徒子户外 当然,以上只是基于一般情况的参考, 具体一定要根据 所处环境和个人情况酌情增减哦! 徒步 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遥远 也并不意味艰苦 或许你需要的 只是收拾好行囊,起包! -end- 扫码加入徒步中国新人群开启属于你的户外新篇章↓↓↓

标签: 恶劣天气 的基础上 户外装备

相关文章
最新发布
精彩图文
精彩推送

Copyright @  2015-2018 北方it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 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